2021-10-08 18:51:45|已浏览:139次
用“位置”一词来讲声音并不确切,因为声音并不是一种物质实体,看不见摸不着,不能把它加以安排和放置。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送,所以它并不存在什么位置的问题。如把声音位置理解为“声音焦聚点”可能更合适。在这里用“位置”一词来描述它,不过是把听觉上的抽象性转移为想象的形象性,这也只是一种形容、假设。
声音“位置”,是人在歌唱时的一种内在感觉,也就是在歌唱时感觉到的声音冲击点的位置,即声音从体内向外传送时,演唱者有一种上、下、前、后的声音位置感觉。“声音靠前、靠后这也是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常常听到的声乐专用术语,靠前与靠后这两种学说,在欧洲美声唱法各学派中也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这场争论延续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常常表现在声音概念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人的发声过程大多靠内部器官的调节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百多年来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生理一心理结合调节的方法,也叫做利用能意识的位置去调节发音机能,简称意识调节’法。这是针对人的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而发明的教学方法,于是“找位置”、“找感觉’就成了声乐领域中的口头禅。靠前与靠后也是人在发声时对声音走向的一种感觉。而演唱者自己的感觉和听者的感觉有时又是不一样、不统一的。我们要求歌唱时声音要充分唱出来,要求声音明亮而有穿透力。听者的感觉是靠前的,但唱者对声音走向的内在感觉却可能不是靠前的。如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认为自己歌唱时声音在颈背后,好像从背后地板上发出来的一样。但在听者的感觉上,他的声音色彩明亮,具有最大的穿透力,是充分靠前的。
声音的“高位置”,就是在头腔共鸣中再找焦聚的“集中点”,这个“集中点”就是所谓的“高位置”。实际就是要让声音从“面罩”发出,用面罩共鸣来歌唱,而不是凭嗓子来喊唱。也可以说,有头腔共鸣的声音就是有高位置的声音,反之,失去头腔共鸣,声音的位置就低。
相关内容推荐:
开学季 | 音乐会、大师课、WORKSHOP,9月福利一键领取!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