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18:52:03|已浏览:315次
在歌唱中,气息冲击声带发声,但要发出音高不同的音,气息支持在压力上一定要有变化。这就像吹笛子一样,随着音的逐渐升高,气息支持的压力以及口型的大小都要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气息的压力要逐渐加大,同时,口型要有力度地变小,来应对气息增大的压力。而在声乐演唱中,则就是把人声带的振动看作音源,而把人的整个腔体看做乐器共鸣腔体来“演奏”。在演唱中,音高不同,气息的压力就不同。“保持吸气状态”,就是指在演唱中,吸气肌肉群不能完全放松,吸气肌肉群要始终保持积极状态,与呼气肌肉群相抗衡,使吸的力量与呼的力量形成一种对抗,以此增加对气息的压力,气息压力变大,迫使体内气息密度升高,以此来支持声音。随着音的逐渐升高,吸气的感觉应该越来越大,呼与吸的对抗越来越大,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的对抗越来越大,体内气息的密度越来越大,对声带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而随着音的升高,声带逐渐由整体振动向部分振动即边缘振动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声成份逐渐增多。这就是气息的密度支持,越到高音密度支持的感觉越明显。
演唱不同的作品,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在音量和声音的力度方面都要做出一定的变化,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中,声音的力度和音量与气息的密度支持都是成正比的。到了高音区,气息的支持力度和声带都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气息密度支持的力量需要加大,即呼与吸的对抗的力度要加大,声带则由中低音区的整体振动转为部分振动。如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般都采取挤压声带,对喉头施加压力的办法来应对高音,对气息的力度调整则很少。而笔者认为,科学的发声方法与人的本能反应正好相反,科学的发声方法强调对气息用力,对声带只做适度的调整,也就是主要通过气息的力量来支持声音。
呼吸的密度支持强调的是在发声和演唱中,把呼与吸对抗的力量施加给气息,以此增大气息的密度来支持声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只要气息的密度,而忽视气息的流动性。很多初学者通过憋气等手段对气息施压,来支持声音,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通过憋气,的确能够增大体内气息的密度,但这样的气息是不流动的,气息是死的,无法支持声音。呼吸密度支持重点强调的是在演唱中吸气状态的保持,在吸气过程中,身体的各个腔体都是自然充分打开的,气息也是流动的,这样的感觉是放松的,舒畅的,这恰好是良好歌唱状态的要求。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