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因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因学网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影响合唱的理论因素

影响合唱的理论因素

来源:爱必学

2021-11-01 17:18:45|已浏览:269次

研究合唱音准理论,首先要认识合唱音准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合唱(尤其是无伴奏合唱)并不像某些人想象得那样,需要自然纯正的和声音响而完全使用纯律。实际上在当今的合唱中,世界流行的三种律制都有应用。

由于演唱者从音乐启蒙起,首先建立的是线型单声的音高观念,容易训练和建立旋律音准,容易追求和产生唱小音程尽量偏小的向心音响审美观念和唱大音程尽量偏大的扩张音响审美观念。我们知道,五度相生律相对十二平均律和纯律而言,小音程都相对偏小,而大音程却相对偏大;合唱音准,必然倾向于五度相生律。特别是在旋律性较强的动态合唱段落中,训练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标准要求合唱队。当合唱(尤其是无伴奏合唱)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落需要达到一种特有的自然和谐,追求纯净的和声美的音响效果时,往往采用的是纯律音高关系。

此时合唱训练者必须对合唱队提出特殊的要求,才能得到纯律和声音准。我们知道纯律相对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其小音程都相对偏大,而大音程却相对偏小。所以有经验的合唱指挥,此时都要求合唱队员唱大六度和大三度音程时要稍微缩小音程,唱小六度和小三度音程时要稍微扩大音程;唱大三和弦的三音时要稍微降低,唱小三和弦的三音时要稍微升高,以此达到自然纯净的纯律音响效果和要求。也有些合唱训练者从合唱实践的角度提出,在处理无伴奏合唱的和声音准时,大音阶的第二音“要高一些”,第三音和第六音“要略低一些”。有些合唱队员从感性的角度提出,在用民族徽调式演唱时,第二音应该“略高些”,第六音应该“略低些”。

这些“略高”或“略低”的参照,当然是十二平均律或五度相生律,其实质还是为纯律的音高关系。

一些有素养的合唱指挥,常常在合唱排练中,对不同位置的同音作不同的音高处理。当某音包含在和弦之内时,譬如大和弦的三音或减三和弦的导音,指挥常用“不宜过高”来要求合唱队,实质是要降低一点。当此音处在突出旋律较强的合唱部分时,指挥者常用“可以较高”来要求合唱队。前者显然是根据纯律的要求,后者肯定是采用五度相生律的音高关系。

如果整首合唱曲要求获得纯律音响效果,那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具体措施方可实现。在纯律大音阶上构成的三个正三和弦,固然完全和谐,但若构或其他和弦(如d―f一专a。)就不完全和谐。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一点,近代欧洲无伴奏合唱在音准处理中,就巧妙地用两种方法解决纯律本身存在不纯音程问题、既保持了和弦的饱度,又坚持了正确的合唱音准。这两种方法,一是省略纯律大音阶的第六音,二是降低纯大音阶第二音或升高第六音,降低和升高通常以一个普通音差为标准。近代测音技术证明,合唱音高有时游离于几种律制之间,形成“三不像 的状态。合唱音律这种变通性和灵活性,为十二平均律在合唱中的运用找到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根据。

目前我国合唱队员都受过十二平均律的训练,非常熟悉十二平均律的音高感觉,因此,合唱音准不同程度地接近十二平均律是十分自然的。尤其当合唱处在无需特别追求强烈的旋律动感或者无特别要求静态、纯正的自然和谐音响,或者处于移调、转调和多变化音的时候,合唱指挥自然而然地以十二平均律为准绳要求合唱音准。当今合唱训练和合唱伴奏都是由钢琴担任,钢琴是固定音高的十二平均律乐器,那么,当合唱需要较浓的纯律音响效果时,和声音准如何实现呢?这方面,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只变动内声部或低音声部的音高,而保持高音声部与钢琴的十二平均律的一致性;二是当只有少数地方使用纯律音程或纯律和弦时,钢琴伴奏可以用休止避开这些音程或和弦,亦可用弱伴奏的形式处理,以求二者的相互适应,达到总体合唱音准的统一。

在合唱音乐的实践中,可以影响合唱音准的实践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歌唱状态、演出心理、作品的调性安排,以及合唱的速度、力度、节奏、呼吸、音区、音域音高走向等等。合唱状态的不佳,会直接影响合唱音准。如:排练坐形不正、演出站姿松懈、劳累倦怠、精神不振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歌唱发声时横隔膜的积极活动,使合唱音高偏低。

合唱训练者在排练时,通常用乐器引导进行重点控制和纠正音高的反复练习。有时合唱音准不佳,是由于呼吸不当所致,吸气过猛音易高,过浅音易低。所以应该早早设定气口,按照规定的气口适度吸气,在重复排时一般不随意改变气口。当合唱作品音域较宽时,往往会因在不同音区或音域中发声控制不当,引起合唱音准的偏移,出现高音区音偏低,低音区音偏高的现象。此时,除用乐器引导外,还应用正确的声音位置来调节音准。当合唱遇到半音阶进行、大跳、离调和转调、难咬的字等困难部分时,合唱音准最易偏离。

合唱训练者应抓住难关,排练前做好案头工作,排练时用放慢速度、哼唱方式、显著的动作集中合唱队的注意力等方法,突破难点,解决音准问题。合唱作品的调性与音准也密不可分,在训练中有时可以先将合唱曲移低或移高练习,待到稳定地掌握了合唱音准后再恢复到原调。在更细微的方面,如在演出节目的次序安排上,前后作品的调性关系也会影响合唱音准。

在此方面合唱训练者往往只考虑作品间的性格对比,忽略了前后相近的调性关系,从而引起合唱音准的偏离。如果前后调性分别为降B和B调的两首合唱曲,当队员对前首歌的调性概念还未转过来之际,接着进行相近调性的歌曲,这样,往往会出现第二首歌偏低现象,尤其在无伴奏合唱中更为明显。以上所述影响合唱音准的两大要素,是与合唱实践直接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可以在其中一些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让孩子们的成长与世界同步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