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12:31:23|已浏览:32次
入夏以来,中国旅游大增,国庆-中秋黄金周更是爆发性增长。中国国铁集团预测,黄金周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中国民航局则预计将有2100万余名旅客在假期乘机出行。
据中国文旅部统计,黄金周前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3.95亿人次,同比增长75.8%;由此带动的国内旅游收入342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5.3%。中国商务部数据则显示,假期前三天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32.1%。文旅部预计,黄金周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
但是,对中国游客期望很高的东南亚大失所望。黄金周期间到新加坡的中国游客还是散客居多,团客比疫前还是大减80%。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在黄金周前两天赴港陆客约28万人次,仅占同期赴陆港客的一半。
泰国兴冲冲地开放旅游免签,不料曼谷的暹罗百丽宫商场发生枪击事件,导致两名中国游客一死一伤,不少中国游客随即取消或提前结束泰国行程。缅北“嘎腰子”的传说更是吓退不少中国游客。
中国是新冠暴发前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2019年中国游客国际旅游消费总额达2550亿美元。“中国游客去哪儿”一直是各国旅游业者关注的焦点。现在看来,新冠以来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幅度改变了中国游客的消费倾向:国内旅游强市恢复甚至大幅度增长,出国旅游显著下滑。
BBC报道,黄金周期间赴港陆客总计约100万人次,但消费大不如前,不少人“只是看一看”,几天下来什么也没买。还有广东游客当天来回,连车票、门票一天只花600人民币。
日本观光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中国游客购物占比最多的品类是点心和其他食物,化妆品和香水的购入率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7.2%,电子产品甚至没挤进前十名。根据彭博社调研,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也在逐渐从境外转向境内。换句话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 “爆买”也已成往事。
把中国海外游客减少和旅游消费降低归罪于国内经济形势是容易的事,但这解释不了国内旅游暴增。出国旅游花费更大,但旅游市场是和收入结构“同形”的。一般认为,国内经济形势困难受到影响最大的是相对中低收入群体,那就解释不了相对中低消费的国内旅游不成比例地火爆的现象。用高收入群体“旅游下沉”也解释不了,要是高收入群体有那么大,能够制造人多才力量大的旅游火爆,那中国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了,而中国还不是。
只能说,新冠和此后的国际的政经形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出国旅游的想法,而不是改变了对旅游的想法。
在中国,国内旅游和出国旅游是泾渭分明的。出国旅游不仅花销大得多,还有签证的麻烦,还要受到国际航班机票价格的影响。申请签证从来就是个麻烦事,疫后各国签证服务远没有恢复正常,这打消了很多人的兴致。
团体游在逐步恢复中,但还是大大低于疫前。这不是“给政策”就解决的,旅行社还要重建各地地导的“供应链”,国际航班也是个麻烦事。比如说,现在到欧洲还好些,到美国的航班还是太少,机票贵,时间不好协调,都是问题。但总体来说,传统旅游目的地的航班都还在恢复中,没有达到疫前的密度和便利。
最重要的是,心态变了。
在疫期中,美欧对新冠源头的恶意“追查”彻底倒了中国人的胃口,美欧抗疫的各种拉垮也彻底毁掉了中国人对美欧“先进”的印象,对中国的各种政治打压、舆论诽谤、贸易和科技封锁也使得中国人清楚地意识到:美欧针对的是中华民族,而不只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之争。各种华人收到歧视的传说(必须说,有真有假)更是打退了人们的旅游兴致。说到底,旅游是用钱和时间买好心情,不是去“敌后探险”。
英语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
这些年来,通过旅游、商务、留学、移民而从浅度到深入见识美欧的人很多了,距离感大大降低,美感也随之降低。美欧依然有很多值得旅游的地方,但“开眼界、长见识”已经不再是重点,通过美欧旅游打卡向亲友炫耀更是不合时宜,反而有“土老帽”之嫌,“我们早八辈子前就去过的地方,你现在还来显摆?”“没不如我们xx(此处可用中国地名自由填空),还值得显摆?”
旅游有休闲型和游学型。美欧当然有休闲的去处,但花销太大,距离太远,较少有中国人跑那么远去休闲。游学则“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七天八城”的走马观花肯定不够休闲,也不够游学,怎么办?从哪里和哪方面着手深入游学,实际上并不简单,这对只想浮光掠影或者休闲的人们来说,不一定有这个闲心和资源。
从好心情来说,还是休闲旅游为主。这也是为什么美欧人来中国旅游相对较少的原因。道理一样:花费大,距离远,中国只适宜他们来游学旅游,不适宜休闲旅游。除了美国国内,美国人最喜欢到墨西哥和加拿大休闲旅游,欧洲人则有整个欧洲和北非、埃及、土耳其可以休闲。
中国人当然有整个中国和东南亚可以休闲。问题是,在中美争斗的大环境下,东南亚很多国家也似敌似友,加上各国内部的安全问题,弄的中国游客心里七上八下。比如说,越南很近便,也很好玩,但越南友好吗?泰国很友好,但恐袭之后,还有多少人敢去?缅甸也很友好,但内战和“噶腰子”使得人们谈虎色变。
老挝乘虚而入,新开的铁路线更是旅游助推器,有望带来大量中国游客,甚至通过老挝铁路前往柬埔寨和泰国。必须说,通过旅游列车的三国游可能对中国游客有极大吸引力,飞机坐到昆明,然后一路玩过去,又舒服,又安全,然后从曼谷或者金边坐飞机回来。坐火车这一段的行李和安检限制小多了。
最重要的是,人们现在对旅游的主要需求是休闲和“换个环境”。国内各地的建设都不错,好玩的地方越来越多。有些是新开发出来的,更多是“无中生有”全新造出来的。
比如说,40年前要是有人问起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外滩、城隍庙/豫园,还真想不出。南京路、淮海路只是购物的地方,玩是没有什么好玩的。现在不同了,老城厢氛围除了城隍庙(向周围大大扩展了),还有新天地、田子坊、张园。外滩更漂亮了,但不算浦东,浦西就从复兴岛到龙华有十里滨江(实际长度有20公里?)。整个滨江不只是绿地,也是文旅休闲的好去处,布满美术馆、人文遗址,当然还少不了新潮购物中心。嘉定古猗园、松江方塔还在,但朱家角漂亮多了,广富林则是全新的。要想爬山,看植物,辰山植物园也不错,比不上真正的大山,但舒展腿脚还是做得到的。
这只是上海,长沙、成都、西安、青岛、……,无数城市都以熟悉又陌生的面貌吸引着中国游客。更有淄博这样的偏师,也在强力争夺游客的青睐。还没有提到传统头牌目的地北京和千年热选杭州。苏州就算了,再火爆的话,那些娇小的园林真要挤爆了,但周边的水乡(周庄、同里、?直、千灯)和无锡、常熟都不远。
重要的是,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国内旅游目的地在鄙视链上的位置大大提高,为了牙面而出国游的动力大大降低了。普吉岛、巴厘岛、下龙湾去过了也就去过了,但天目山、千岛湖倒是可以一次又一次去的,不为了看新鲜,为了休闲、放松啊。
至于传统的购物游,现在国内购买足够方便,海南还有免税购物,加上海关查的紧,谁出关行李都过X光,带货一抓一个准。最主要的是,现在谁家都嫌东西太多,而不是不够用。真需要的话,网上下单、立马就到,谁还等出国再往回背啊。
中国游客购物曾经以奢侈品为主,“法国带回来的LV包”好像比上海买的还要高档一样。靠奢侈品炫耀财富是一种浅薄,靠勉为其难啃下来的奢侈品来炫耀并不拥有的财富是双倍的浅薄。在人无我有的时代,这种浅薄还容易被忽略。在人有我有的时代,浅薄就是浅薄。这个道理懂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有”已经不是个事了。悦人不如悦己,这其实是生活水平提高后才有的觉悟。当买的起lv只有十万人的时候品牌就是部分人的自我标记,当买得起lv有1000万人的时候,这种自我标记就没什么用了。
欧美游客出国购物基本上都是旅游纪念品为主,极少有往回背电饭煲、马桶盖、iPhone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趋同,中国游客也会这样的。
这对香港这样的购物消费为主的旅游目的地是坏消息。实际上,现在去香港旅游,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你去哪里不好,去香港干什么?”除了黑暴引起的政治反感外,缺乏有意义的游学目的地,也缺乏购物的需求,可能是最大的原因。香港购物以奢侈品为主,这是买来给别人看的,与悦人不如悦己的大道理是相悖的。
下一个长假和旅游热季是2024年春节,然后是五一和十一。各国(东南亚、日韩、欧美)都在关注中国游客的动向,但中国游客转向国内可能是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