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 12:50:34|已浏览:50次
由于陈毅少年时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1919年春,陈毅从留法预备学校毕业,考取了官费留学的资格。6月1日,陈毅和其他留法的学生一块离开了成都,踏上了赴法的征途。
1919年10月10日,陈毅和他的同学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法国的首都巴黎。刚到巴黎,陈毅觉得好像到了天国一样,那里社会秩序安定,城市清洁繁荣。他对法国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至于觉得中国古代文明是一钱不值了,再也不想 读古书、作古诗了。也就在这时候,陈毅认识了蔡和森,不久,两人成为好朋友。通过蔡和森,陈毅开始接触到社会主义,但由于对共产主义思想了解不够,当时吸引他的还是眼前的这个“天国”一样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他一度崇拜过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此时,他一心扑在补习法文的学习上,暂时没有去想“主义”、“思想”什么的。
然而,现实是真正的教育者。陈毅在勤工俭学的工厂里,看到了真正的巴黎,工人悲惨的生活教育了他,他在以后所写的《我两年来旅法勤工俭学的实感》中叹息道:“我才知道欧洲资本界是罪恶的渊薮。”此时的陈毅,思想进程发生了转折。他想在法国勤工俭学日后当个文学博士,要自己走出一条路子来,走出一条“文艺救国”的道路;做一个站在革命组织之外支持和参与革命的文学家。他认为这样来去自由,可以不受组织规定的约束。为实现文学家的梦想,他阅读了大量的西欧文艺作品,特别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雨果、卢梭的著作。通过阅读这些名家作品,不仅加深了他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了解,而且其文学修养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回国之后,陈毅一面做党的工作,一面搞文学创作,就连行军打仗时也没有忘记。陈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和锻炼,遂造就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位儒将。他不仅能指挥千军万马,威震敌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像《梅岭三章》一样感人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