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20:50:05|已浏览:44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20号去苏格兰,5人车还差两人”“5-6天巴黎游,有没有小伙伴一起”……
每天打开微信群聊,邱航总能看到相似的信息。作为今年9月毕业的2023届英国留学生,3月中旬飞回深圳的邱航算最早回国的一批,只为赶上“金三银四”末班车。
复活节假期刚结束不久,大本钟、约克大教堂、斯卡布罗小镇等时不时出现在邱航的朋友圈,勾起他“还没看够世界”的遗憾。即使提前回国,他的“海投”战术收效甚微,许多公司HC已满,他手头仅一个“差强人意”的私企offer。
邱航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求职锁定央国企。但近一个月参加了几场线下招聘会后,他坦言“相似的简历千千万”:QS排名前100,商科,一年制硕士。
5月13日,深圳举办第十九届留学英才招聘会。根据主办方公布的数据,全天共吸引留学生2000余名,收到超1700份简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0%。其中,比亚迪收到简历70余份,近一半毕业于牛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
当学历大同小异,实习经历、语言能力等成为关键“加分项”,要求留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尤其中国企业“出海潮”撬动了合规人才需求,涉外法务、海外采购等岗位要求应聘者熟悉他国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留学生的优势不言而喻。
(招聘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偏爱“不求人”的工作爸爸盘着核桃手串,妈妈帮忙拿着保温杯和中英两版简历,穿着带大学logo连帽卫衣的留学生徘徊于各个企业展位之间――在5月13日于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的第十九届留学英才招聘会上,如此齐整的“求职家庭团”并不少见。
“小孩高中就出国了,对国内的就业市场不太了解,我们跟着来把把关。”在某国企从事财务工作的张先生夫妇告诉记者,张同学就读于澳洲墨尔本大学金融专业,将于今年7月完成本科学业。
然而,张先生一家尚未在孩子的求职方向上完全达成共识。
“小孩没尝过社会的苦,总是天马行空,到最后落不了地。公务员肯定最好,事业单位也可以,再下来就是国企。”张先生说,他见过不少私企每年招聘规模极大,但一两年后能留下的人非常少,职业技能亦得不到太大提升,这让他非常担忧。
张同学偏好投递国内知名的几家证券公司,并重点了解管培生计划。谈及父母眼中“更稳定”的公务员岗位,张同学说,在国外生活了接近7年,“太久没写作文,对申论没信心。”
证券公司与留学生似有“双向奔赴”的趋势。一名证券行业HR向记者透露,业务经理、理财顾问等属于“资源型”岗位,留学生的家境通常相对优渥,自身及亲友对投资理财的关注度更高,丰富的人脉资源意味着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即“更容易上道”。
但是,摆在留学生,尤其是商科留学生面前的还有“僧多粥少”的难关。多家金融公司HR向记者展示了当天收到的厚厚一沓简历,英国、澳洲学校的应届生居多,均为金融或工商管理专业。
启德教育公布的2022年客户服务数据显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目的地,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占比均超过七成,以商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占比最高,达39.82%。与之对应,留学生最想从事的行业显示为金融/投资/银行,占比31.97%。
本科方面,2022年英国本科申请的热门专业中,会计与金融(8.11%)、社会学(7.06%)、经济学(6.6%)、法学(6.25%)排在前四位。
“伦敦政经、帝国理工等英国G5名校的简历也不少见,但大同小异,没有看到在某个专业领域特别出众的学生。”
现场与多位留学生初步沟通后,某知名寿险公司HR用“迷茫”来形容这些应聘者。该公司此番提供的岗位偏前端销售,而前来咨询的留学生“一听到做销售就发怵”,更偏向管理岗或技术岗,但对工作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太多对口的实习经历。
深圳市海归协会会长杨鹏告诉记者,工作可分为“创造价值”与“传递价值”两类,前者以工程师、设计师、律师等为代表,负责创造产品或服务;后者以销售顾问、市场推广等为代表,负责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客户。
“两类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后者被认为是‘求人’的工作,且有指标、有压力,很多学生不愿从事。”杨鹏说。
在这方面,留学生与家长似乎达成了共识。现场多位HR发现,因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留学生家长对孩子工作的期望值不算太高,对“稳定”“体面”的要求超过了“高薪”。
同样瞄准证券公司,莫纳什大学管理学硕士生何同学告诉记者,起初其期望薪资是每月8000-10000元,但求职近3个月未收到任何offer。因是深圳本地人,没有租房压力,他正考虑降低要求:“5000块是能养活自己的底线,爸妈的底线是要我找个地方锻炼自己。”
企业出海撬动合规人才需求2023届留学生“下海”找工作的另一面,2023年海外高校申请季也来到尾声。
启德教育日前发布的《2023英国留学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英国留学的咨询量同比增幅43.8%。近九成学生选择英国院校时会考虑排名(89.67%),其次为专业设置(72.51%)与学费(35.09%),对就业率的考虑仅为29.63%。
智联招聘《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则显示,67.6%的海归选择出国留学的主因是“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32.8%的留学生是因为“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
拓宽视野、规避竞争,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普遍且“吃香”的选择。但回归就业市场,如何在一沓又一沓相似的简历中脱颖而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美国“藤校”、英国“牛剑”等名校招生标准高、含金量高,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的竞争力都极强,但排名及认可度中等的海外高校才是大多数留学生的“归宿”。
不同于国内高校毕业生有校企合作、“访企拓岗”等政策服务的助力,留学生求职更考验“单兵作战”能力。熊丙奇建议留学生提前做好求职规划,并在出国期间培养差异化优势,如增加海外实习经历、锻炼语言能力等。
招聘会现场,多家企业向记者强调了对应聘者从业背景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例如,一家从事锂电池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需招聘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留学生,要求其有电池行业采购或锂电研发方向的实习经历;某智能机器人公司HR则透露,一方面要求应聘者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驻外或出差要求其有海外生活的经验及较强的抗压能力。
招聘需求的背后,是中国企业仍在持续的“出海潮”。
“2015年,领英平台上中国企业对合规人才的需求仅占全球的2.2%,2020年占到了5.73%,而到了2022年就已显著增长到了17.53%,合规人才需求位列全球第3位,而中国的合规人才储量则位居全球第13位。”领英中国人才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茜列出的一组数据,暗示了留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差异化优势。
日前,领英联合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白皮书》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要警惕合规风险。在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需特别注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软性要求,尤其当海外业务涉及互联网内容运营。
而对留学生来说,从规章制度到生活习俗,都是其海外求学过程中必然会接触的。
此外,海内外毕业时间的差异也给留学生求职加大了难度。“我们统一要求毕业生7月报到,如果要拖到年底,我们对于他到底能不能入职,是打问号的。”某互联网“大厂”HR告诉记者。
如今,国内春招已接近尾声,许多公司仅剩极少的补录名额,而留学生的5、6月往往在“极限赶due”中度过,多数人尚未回国,提前回国的学生也背负着极大的课业压力。
邱航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来到招聘会现场。6月中旬之前,他需要完成5篇3000-5000词不等的期末论文,9月中旬需提交15000词的毕业论文。
“6-9月是英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也是许多人英国深度游,甚至环游欧洲的时间。‘看世界’是出国留学的目的之一,但也可能因此错过国内招聘季,要gap到明年春招。总之,许多事情都要权衡。”邱航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