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 17:20:38|已浏览:130次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37位真人故事
我是张智龙@哈基姆和凯西,00后大连人,现在在新西兰。
我曾因学习成绩上不去饱受困扰,父母不断为我铺路,后来把我送到了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
刚到新西兰,我很吃惊,因为这里没有四通八达的地铁,更没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一年四季还与我们相反,真是让我各种不适应。
但没想到,我很快迎来了一段甜蜜的跨国恋。平平无奇的我,竟被新西兰美女倒追,第一次见面,她就非要做我女朋友。
(这就是我)
我2001年出生在大连,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外国人汉语的老师,我是家中的独子。
初中的时候,我属于中等生,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成绩始终上不去,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曾一度处于崩溃边缘。
父母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再逼我,就打算给我换个环境。经多方比较,最终为我选择了一所国际学校。
这所学校采用美式教学,老师们是外教,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比较重视激发兴趣,以及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提升。这里不会根据成绩排名次,更注重个人的自我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调整,我慢慢喜欢上了这所新学校,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从此不再抗拒上学。还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摄影和短视频。
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拍摄校园生活,经常给学校的新闻部投稿,展现校园风采。
(小时候的我)
原本计划高中毕业后,去美国读大学,但考虑到学费和社会安全两个因素,最后放弃了,选择了新西兰。
为了尽早适应国外的生活,我于2018年高二的时候,就来到了新西兰,并根据高中的学习成绩和托福成绩,报名了一年预科学习。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出国的时候,父母是万般不舍,拉着我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和老师同学们搞好关系,不能和狐朋狗友一块混,更不能沾染不良习惯。
当时的我既不舍又期待,不知道万里之外,能许我怎样的未来。
我读书的学校在奥克兰市,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号称“千帆之都”,人均拥有帆船、游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
每到到节假日,就可以看到很多私家车,拖着自家的小游艇,奔向各个海湾,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奥克兰”在土著毛利语中意为“纯洁的少女和一百个情人”,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当地有众多毛利人的部落。
说起土著毛利人,和我们中国还有一段渊源。
新西兰官方文献证明,毛利人是四千多年前,从中国台湾迁出的原住民后裔。有毛利人参观台湾土著阿美族部落的祖祠,发现它的布局结构,和毛利人非常相似。
而且毛利人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与当地白人完全不同。
我刚到新西兰其实不是很适应,因为他们的公共交通太不发达了,根本不能和国内相比。
(小时候我和妈妈姥姥在一起)
奥克兰没有地铁,离得远就得坐火车。但发车时间,即使在繁忙的早上也要十多分钟一班,如果赶不上这班,上课就得迟到。一开始总是很匆忙,经常迟到,后来记住时间表才好多了。
而且也很不习惯他们的口音,因为我在国际高中学的是美式英语,这边的英语接近澳大利亚口音,挺难懂的,只能花时间去适应。
新西兰是一个南半球的岛国,四面环海,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每年1~2月是夏季,6~8月是冬季,和国内正好相反。刚来时还是点时空错乱,搞不清季节。
好多人都说新西兰气候好,我真是没感觉到。
国内夏天的雨水多,但新西兰的夏季凉爽干燥,反而冬季潮湿多雨。虽然夏天温度不算高,但是紫外线辐射超级强,防晒工作是重中之重,不然很容易晒爆皮。
(我和妈妈)
有一次,我去室外游泳池游泳,当时还是阴天,太阳就出来了十多分钟,但我的肩膀到后背全被晒伤了,大面积的水泡,大概过了三周才好。吓得不敢再轻易尝试了。
冬天的潮湿度也超乎想象,衣服放在衣柜里,当时也没注意翻看,等冬天过完,把衣服拿出来一看,好多都长霉了,洗都洗不掉。
刚到新西兰时我才17岁,还不能自己租房子,就要住在寄宿家庭。父母怕我生活不习惯,请中介给我找了一个华人家庭。他们是一对来自上海的夫妇,对我还是挺照顾的。
这个家庭接待了4个中国孩子,住家父母对小一点的孩子,照顾的会比较细致,对我这样大一点的孩子,相对比较宽松。
(我的姥姥和姥爷)
周末时,住家父母也会带着小一点的孩子,一起去参加教会组织地活动,但我就不太愿意跟着去,我更愿意和同学一起玩。
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园和公园玩,新西兰最大的游乐场是彩虹乐园,虽然也有不少游乐项目,也挺刺激的,但整个规模和国内的大型游乐园,根本没法相比,我们半天就把所有项目玩遍了。
奥克兰西南郊的西泉湖公园,我也比较喜欢,这里的生态保持的非常完好,有大量的湿地、芦苇、灌木等植被,为大量鸟类提供了庇护场所。
因为鸭子、天鹅比较多,这里也被称为“鸭子湖”。环境确实好,就是鸟类的粪便太多了。
我在寄宿家庭住了一年,直到读完预科。上大学时,我就自己租房住了。
新西兰的预科课程中除了必修英语,还有与大学本科教育相关的多项学科,我选了艺术史、会计、地理和摄影等等,因为大学我想学影视制作和传媒研究专业。
(少年的我爱打篮球)
读预科是为了让我们这些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能掌握大学所需的学习方法,这样更容易适应本科的课程。
只要完成预科学习,并达到相应大学的入学要求,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进入到新西兰知名高校就读。
2019年我正式进入奥克兰大学,这所大学是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大学,也是世界百强名校。我如愿选择了影视制作和传媒研究专业,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属于三年制本科。
学校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我大学最后一年选修了一门舞蹈课,学习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传统舞蹈,也叫哈卡舞。
哈卡舞是以前毛利族的战前舞蹈,目的是威慑对手,扰乱敌人军心,鼓舞本族的士气。现在作为传统文化,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必修课。
(少年的我)
跳舞时需要剧烈地跺脚,有节奏地抖动身体,包括大幅度摇摆、拍打胸部、大腿以及挥舞双手,同时还要吐舌、大声吼叫等。一个人跳时会感觉有点傻,大家一起跳就会气势倍增。
我最喜欢的是影视课程,通常是拍摄一些几分钟的小电影,或者是通过剧本改编成视频,作业虽然多一点,但我更感兴趣。
相对于理论课来说,我更喜欢实践课程,正如网上说的那样,“学习可以完善人性,实践则可以完善学习”。
实拍小电影,正是把理论知识进行实操运用,比如镜头语言、光线、声音等,可以引导观众,更多地参与人物内心生活或感知,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我想讲述的地方。
通常小电影的拍摄都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明确分工,大家把所的想法收集起来,一起讨论,一起摸索一起干。
(我和我的新西兰女友凯西)
但是我们这个组的人不太多,所以一个人就得身兼数职,每个人都有机会把所有的分工都尝试一遍。其实本科就是基础学习的过程,要是想继续深造,就要读研究生和博士。
我合作的同学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菲律宾人、韩国人和美国人,虽然大家的文化不同,但即使意见不统一,大家也会积极沟通协调,最终都会在友好的气氛中解决。
这些同学中,亚洲同学、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俄语国家的留学生,各自都会抱团。虽然俄乌之间爆发了战争,但我感觉这两国的同学,相处得还不错。
相反其他欧洲人和美国人,他们从不抱团,却会想方设法融入其他社群,我真还挺佩服他们的社交能力。
学习方面我比较适应,没有太大困扰。生活方面,始终觉得不如咱们中国方便。
(我的毕业典礼)
他们的商店,基本晚上五、六点钟就全都关门了,只有一些小商店还开着的,但是也不多。想晚上出去逛个商场,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家待着。
所谓夜生活,除了周五、周六,基本没有。周五、周六是因为酒吧和夜店可以开门,所以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周末去夜店蹦迪、喝酒。
原来新西兰是比较安全的,2020年疫情之初,管得也比较严,入境人员需要隔离、集会活动取消、学校停课等等。但是随着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经济下滑,事故、抢劫案越来越多,晚上直接不敢出门了。
好在学校的社团比较多,我比较喜欢打篮球,之前也去参加一些篮球比赛,日子也不是很无聊。
但我在这里也有过不愉快,竟莫名其妙遭受到种族歧视。
(我的女友凯西)
当时我在超市打零工,负责收银,有个澳大利亚人付完款后,突然问我来自哪里。我如实回答了,他却发了疯,滔滔不绝地指责我,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变脸之快,让我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
超市旁边有个商店,老板是印度人,他听到澳洲人的指责,就跑过来声援我。最后那人吵不过我们两个,就灰溜溜地走了。
出来这么久,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地情况,其实我遇到的新西兰人都比较友好。我的女朋友就是一个新西兰白人姑娘。
我和凯西是在网上认识的,已经相识8个月了。她今年20岁,当时她主动找我聊天,开始我没在意,后来发现聊的很有感觉,大概一个星期后就约见面了。
她对我一见钟情,就想要做我女朋友,所以我们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感觉国外的女孩比较独立,即使恋爱,也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经济方面也会和我共同分担。
(我和父母)
有时出去约会,我请她吃饭,她就会请我看电影。因为她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也希望在感情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我会在这段感情中,也尽量做到最好,尽最大的努力让她开心。
凯西觉得我是一个很友好善良的人,让她觉得很有安全感。她说新西兰男孩不怎么会关心自己的女朋友,只会在无聊的时候来找你。相比之下,中国男孩更加体贴,也更善于倾听。
凯西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口特别多,因为新西兰的人口才几百万,所以14亿这个数字对她来说,太震撼了。同时也觉得中国菜特别好吃,熊猫也很可爱。
总的说来,新西兰人比较友好且容易相处,可能这也是新西兰吸引移民的原因吧。
但是现阶段新移民的工作不是很容易找到,像我这样的留学生就更不容易了。
(我在使命湾)
大学期间我去过两家公司实习,都是与视频相关的,一般负责拍摄和剪辑等。
疫情之后,这样的工作也不好找了。
要说新西兰的生活,在交通方面、商业繁华度、生活便利度等方面,都没法与咱们中国相比。但这里人少,风景优美,人们活得比较轻松自在,没那么大压力,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今年毕业后,我有了3年的工作签证,3年之后可以申请居民签证,或继续申请工作签证,目前我还没想好,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吧。
我现在和女朋友一起在做自媒体,同时我还在超市打工,只有确保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才能支撑我去做喜欢的事儿。
我很喜欢影视制作,未来也想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深耕。也很希望能去美国深造,给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在彩虹乐园)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如果不终身学习,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是走不远的。”
所以,我也会在后续的工作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先在职场立住脚跟,面包总会有的。
感谢父母给我出国历练的机会,未来我还是会回国发展的,也希望未来女友能和我一起回国。
我今年21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我知道年轻就是资本,可以随心去闯荡,也可以不断去尝试,因为我有试错的机会,也有成长的空间。
未来,你好!我满心欢喜与你相约!
【口述:张智龙】
【编辑:侧面】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